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濕拌砂漿走入中國市場。 較早期是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開始進行濕拌砂漿的研究與應用,出現濕拌砂漿生產企業。
但近幾年發現濕拌砂漿雖具有自身的特點,但同時也存在著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第一,濕砂篩選效率較低,難于篩選分級貯存;第二,配方設計更換與檢驗工作頻度高,質量控制與管理難度大;第三,濕拌砂漿里一般不添加保水性好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使用完畢,凝結時間控制要求高;第四,濕拌砂漿里不放增加砂漿強度的可再分散乳膠粉可能也會增加抹灰砂漿的外部失水和收縮,從而增加開裂與空鼓機率;第五,少量多次的供貨方式,增加運輸成本和交通壓力。
山東宸邦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日前從部分省召開的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會議上獲悉:將對濕拌砂漿采取因地制宜、謹慎發展的原則。此次會議對濕拌砂漿從發展歷史、現實問題、本省情況三方面進行分析的結果。
據了解,上海市預拌砂漿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起步階段有6條濕拌砂漿生產線,至目前僅剩1條,且產銷量很少,北京、天津發展情況也類似。近兩年,廣州、深圳的濕拌砂漿發展相對較快。
浙江省濕拌砂漿試點起步于2009年的桐鄉,但生產及使用過程中還是出現了質量事故,抹灰工程出現大面積空鼓,目前全省濕拌砂漿有9家,但產量普遍較低。
近兩年從對砂漿質量抽檢情況看,濕拌砂漿生產及工地使用環節的質量控制前景不容樂觀。例如2016年,浙江全省濕拌砂漿年供應量僅為29.72萬噸,占預拌砂漿總供應量的4.13%。
目前,國內外濕拌砂漿在產品研發、生產控制和應用管理等方面還不夠成熟,生產和應用技術瓶頸不易解決,產品單一(有的產品僅限于砌筑),使用環節易產生質量問題,產量規模很難有大的發展。因此,各地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濕拌砂漿需遵循因地制宜、謹慎發展的原則。